时间:2025-04-20 15:29
一、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有哪些
劳动争议发生后,可通过以下法定途径解决:
1.协商:双方当事人直接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由调解组织居中调解,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3.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具有终局性,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4.诉讼: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一裁终局的部分案件外,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需注意,各途径有相应的时效规定和程序要求,当事人应及时、依法维权,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法定流程是怎样的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法定流程如下:
首先是申请。申请人需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写明当事人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等。
其次是受理。仲裁委收到申请后,在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若受理会通知申请人,不受理则书面通知并说明理由。
然后是被申请人答辩。仲裁委受理后,会在5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应在10日内提交答辩书,不提交不影响仲裁程序进行。
接着是开庭审理。仲裁委提前5日将开庭日期、地点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同意中途退庭,申请人按撤回申请处理,被申请人可缺席裁决。
最后是裁决。仲裁庭在受理仲裁申请后45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可延长15日。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起诉。
三、劳动争议法定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劳动争议法定赔偿标准因情况而异: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指正常出勤月的应得工资。
2.赔偿金: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
3.拖欠工资:用人单位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应加发相当于工资报酬25%的经济补偿金;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逾期不付,加付赔偿金,标准为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
4.加班工资:工作日加班支付不低于150%工资报酬;休息日加班又不能补休,支付不低于200%;法定休假日加班,支付不低于300%。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上一篇:被单位无故降职降薪该如何维权
下一篇:老板辞职员工有什么赔偿
注册/登录获取更多内容
专业
深耕医疗行业9年精准
海量医疗行业人才便捷
求职顾问一对一服务